再结晶名词解释
再结晶(Recrystallization)是指固态金属或合金在经历冷加工变形后,通过加热至一定温度并保温,使得内部晶格重新形核和晶核长大,从而消除内应力和加工硬化现象的过程。这一过程的特点是:
1. 无相变结晶 :再结晶是在没有发生相变的情况下发生的,即金属或合金在加热过程中不经过液态相。
2. 性能变化 :随着新晶粒的不断长大,原来的变形组织逐渐消失,导致金属或合金的性能发生显著变化,如硬度、强度降低,而韧性提高。
3. 温度影响 :再结晶的发生受温度的影响,存在一个开始再结晶的温度(起始温度)和一个结束再结晶的温度(终止温度)。
4. 驱动力 :再结晶的驱动力来源于残存的形变贮能,即金属或合金在冷加工过程中储存的能量。
5. 晶粒长大 :再结晶过程中,新晶粒会不断长大,最终形成等轴状晶粒,以降低界面能。
再结晶在材料科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,因为它关系到金属和合金的加工硬化与软化过程,对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和最终性能有着重要影响。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再结晶的温度范围是多少?
再结晶如何影响材料的硬度?
二次再结晶与一次再结晶有何区别?